时间: 2025-04-28 11:0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00:49
词汇“夜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夜昏”字面意思是指夜晚的昏暗或昏沉状态。其中,“夜”指的是夜晚,“昏”则表示昏暗、模糊或昏沉。
由于“夜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作品中可能被用来形容夜晚的深沉、神秘或不安的氛围。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艺术讨论中。
“夜昏”这个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来形容夜晚的昏暗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被其他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某些文化或文学作品中,“夜昏”可能被用来象征黑暗、未知或恐惧。它可能与夜晚的神秘和不可预测性相关联。
“夜昏”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寂静和深沉的情感。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夜晚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由于“夜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在阅读某些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从而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夜晚的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夜昏”来描绘夜晚的景象:
夜昏降临,星辰闪烁,
寂静中,思绪飘渺。
月光洒落,照亮心房,
在这夜昏,我与你相遇。
“夜昏”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深邃,可以通过播放夜晚的自然声音(如风声、虫鸣)和展示夜晚的图片(如星空、月光下的景色)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描述夜晚昏暗状态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可能使用“twilight”或“dusk”来形容夜晚的开始,而“nightfall”则更接近“夜昏”的意思。
“夜昏”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可能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昏】
(会意。从日,从氐(d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昏,日冥也。 、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 、 《诗·陈风·东门之杨》-昏以为期。 、 《楚辞·思美人》-与曛黄以为期。 、 吴均《与朱元思书》-在昼犹昏。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昏晨之往来。 、 清·袁枚《祭妹文》-风雨晨昏。
【组词】
昏旦、 昏晚、 昏黄
引申为昏暗;无光。
【引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漠漠向昏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过午已昏。
【组词】
昏邓、 昏邓邓、 昏曚、 昏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