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1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11:50
词汇“条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条支”在古汉语中可能指的是条理分明、组织有序的支系或分支。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已经不再常用,或者只在特定的历史、文献研究中出现。
由于“条支”不是一个常见的现代汉语词汇,它在文学、口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献学,可能会有特定的使用场景,用于描述古代文献中的组织结构或分支体系。
“条支”的词源可能来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条”指条理、秩序,“支”指分支、支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逐渐降低,或者在特定领域保留其原有的意义。
在古代**,家族和行政体系的组织结构常常被描述为“条支”,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秩序和组织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不再常用,但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仍然值得研究。
对于现代人来说,“条支”可能带有一种古老、传统的情感联想,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家族和行政体系,以及那种严谨、有序的社会结构。
由于“条支”不是一个常见的现代汉语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但在学*和研究古代文献或历史时,可能会接触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条支”用于描述一个复杂的组织结构或历史**,如:“在这幅历史画卷中,条支交错,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复杂面貌。”
由于“条支”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词汇,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树枝的分叉、河流的分支等自然景象,或者古代文献中的图表和结构图。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条支”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用来描述组织结构或分支体系,如英语中的“branch”或“sub-branch”。
“条支”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秩序和组织的重视。在学*和研究古代文献或历史时,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深入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1.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2.
【支】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竹”的一半,下面是手(又)。《说文》:“从手持半竹。”本义:去枝的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义证:“疑作去枝之竹也。”-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