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0:52
班师得胜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军队胜利后返回,即“班师”指的是军队返回,“得胜”表示取得了胜利。因此,整个词汇意味着军队在战斗中取得胜利并返回基地或家园。
班师得胜 这个词汇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班师”一词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指的是军队返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与“得胜”结合,形成了现在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班师得胜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军队的荣耀。在古代,将领班师得胜后,常常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彰显国家的威严和将领的功绩。
这个词汇给人以胜利和荣耀的联想,激发人们对英雄主义和胜利的向往。在情感上,它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鼓舞人心。
在历史学*中,我经常遇到班师得胜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战争的背景和结果,增强了我对历史的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班师得胜归,旌旗猎猎飞。 英雄凯旋日,万民共欢庆。
想象一幅画面:军队在夕阳下凯旋而归,旌旗飘扬,士兵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音乐上,可以联想到激昂的军乐,鼓声和号角声交织,营造出胜利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return in triumph" 或 "victory marc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胜利和归来的意义。
班师得胜 这个词汇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现代语言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不仅是一个军事术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胜利和荣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和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
1.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引证】
《说文》-班,分瑞玉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组词】
班瑞
2.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3.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4.
【胜】
(形声。从力,朕(zhèn)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胜,任也。 、 《尔雅》-胜,克也。 、 《易·遯》。虞注:“能也。”-莫之胜说。 、 《诗·商颂·烈祖》。传:“任也。”-武王靡不胜。 、 《管子·入国》。注:“堪也。”-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 、 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唐·李朝威《柳毅传》-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组词】
不胜其苦、 胜任愉快、 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