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2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23:15
“[俚谚]”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指“俚语”和“谚语”的结合。俚语是指在特定社会群体中流行的非正式语言,通常具有地域性或行业性;谚语则是指流传于民间,具有一定教育意义或智慧的简短语句。
“[俚谚]”这个词汇的深入学让我意识到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俚语和谚语不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俚语和谚语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度,使交流更加丰富和有趣。
1.
【俚】
(形声。从人,里声。本义:聊赖)。
同本义,赖以生活或依靠的事物。
【引证】
《说文》。按,聊者,赖也。-俚,聊也。 、 《汉书·李布栾布田叔传》-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
2.
【谚】
(形声。从言,彦声。本义:谚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谚,传言也。字亦作喭。 、 《礼记·大学》-故谚有之曰。 、 《国语·越语》。注:“谚俗之善谣也。”-谵有之曰。 、 《左传》-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史记·货殖列传》-谚曰。
【组词】
农谚;谚言、 “无知便是福”是个古谚
慰问死者家属。 同: 唁
【引证】
《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丧言亦不及文,故吊亦称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