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1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8:26
词汇“危榭”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危榭”由两个汉字组成:“危”和“榭”。
结合起来,“危榭”可以理解为建在高处、可能不稳定或有危险性的亭子或楼阁。
由于“危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些特定的建筑或场景,如宫廷中的高台楼阁,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和象征意义。
“危榭”这个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特定的建筑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历史记载中仍能见到。
在**古代文化中,高台楼阁常被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危榭”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背景。
“危榭”这个词可能给人一种古老、神秘和略带危险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历史故事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场景。
由于“危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参观历史遗迹时,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描述。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危榭”作为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用来描绘某个场景或表达某种情感。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想象一座建在高山之巅的古老楼阁,风声呼啸,给人一种孤高、神秘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危榭”的词汇,但类似的建筑概念可能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危榭”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和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榭】
建在高土台或水面(或临水)上的木屋。
【引证】
《隋唐演义》-湖旁筑几条长堤,堤上百步一亭,五十步一榭。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楼观亭榭。 、 宋·辛弃疾《永遇乐》-舞榭歌台。
【组词】
歌台舞榭
古代指无室的厅堂。也为藏器或讲军习武的处所。
【引证】
《左传》-将谋于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