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5:16
琬圭(wǎn guī)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琬”和“圭”。其中,“琬”指的是一种美玉,常用来形容玉石的光泽和质地;“圭”则是古代的一种玉制礼器,形状多为长条形,两端尖锐,中间较宽,是古代贵族在重要仪式中使用的器物。因此,“琬圭”整体上指的是一种质地优良、形状规整的美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品德。
在文学作品中,“琬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高贵品质或事物的完美无瑕。例如,在古代诗词中,可以用“琬圭”来形容君子的品德高尚,如“君子如琬圭,温润而泽”。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在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文物学中,“琬圭”可能被用来指代具体的古代玉器。
同义词:
反义词:
“琬圭”一词源自古代对玉器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从具体的玉器名称演变为比喻美好事物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周礼》等,都有对“圭”这种玉器的描述,而“琬”则更多强调玉石的质地和光泽。
在**传统文化中,玉石被赋予了高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纯洁、高贵和吉祥。因此,“琬圭”这一词汇也承载了这些文化内涵,常被用来形容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或事物。
“琬圭”一词给人以温润、高贵、纯洁的联想,使用这个词汇时,往往会让人感受到一种优雅和庄重。在表达中,使用“琬圭”可以增强语言的文雅和深度。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琬圭”这个词汇不常使用,但在描述某些特别珍贵或美好的事物时,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加描述的精确性和美感。例如,在评价一件艺术品或一个人的品德时,可以说“这件作品如同琬圭,精美绝伦”。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使用“琬圭”来增强意境,如:
春风拂过琬圭池,
玉石温润映日辉。
君子行止如圭璧,
德行天下人皆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块形状规整、色泽温润的玉石,给人以视觉上的和谐与美感。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那种庄重而优雅的旋律,与“琬圭”所代表的高贵气质相呼应。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也有类似的玉器文化,但具体的词汇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日本的“勾玉”(まがたま)也是一种玉器,但其形状和象征意义与**的“圭”有所区别。
“琬圭”这一词汇不仅是对美玉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质和美好寓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语言的文雅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