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5:11
词汇“琪草”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无法从常规的词典中找到其确切的定义和用法。然而,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一些推测和分析。
“琪”字在中文中通常与珍贵、美丽的事物相关联,如“琪花”(美丽的花)、“琪树”(珍贵的树)。而“草”字则指植物中的草本植物。因此,“琪草”可能指的是一种珍贵或美丽的草本植物。
由于“琪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特别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草,或者作为诗意的表达。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同义词:珍草、美草 反义词:凡草、杂草
由于“琪草”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文学作品或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创造性词汇。
在某些文化或传说中,特定的植物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或象征,“琪草”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它可能代表了某种理想化的、难以触及的美好。
“琪草”可能让人联想到神秘、美丽和珍贵,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界奇迹的向往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由于“琪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梦的边缘,琪草轻轻摇曳,它的芬芳,是夜的秘密。”
“琪草”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在月光下,一片神秘的草地,草叶上闪烁着微光,伴随着轻柔的自然声音。
由于“琪草”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的对应词汇。
“琪草”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它的美在于其神秘和诗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以作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元素,用于创造独特的文学效果。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创作和特定语境中,它能够增添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琪】
(形声。从玉,其声。本义:美玉的一种) 同本义。
【引证】
《穆天子传》-璂琪,玉属也。 、 《周礼·弁师》。注:“綦结也。皮弁之缝。每贯结五采玉十二以为饰。谓之綦。”-会五采玉璂。
【组词】
琪块、 琪琚、 琪花、 琪花瑶草
2.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