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3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36:28
“安分”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遵守规矩,不越轨,不惹事。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行为端正,遵守社会规范,不做出格的事情。
在文学作品中,“安分”常用来形容人物性格或行为,如“他一直是个安分守己的人”。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某人过于保守或缺乏进取心。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管理学中,“安分”可能指遵守规章制度,不违法乱纪。
同义词中,“守规矩”强调遵守规则,“循规蹈矩”强调遵循传统和常规,“老实”强调诚实可靠,“本分”强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反义词中,“不安分”强调不守规矩,“越轨”强调行为超出正常范围,“放肆”强调行为无拘无束,“嚣张”强调态度傲慢。
“安分”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左传》等古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安分”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个人应遵守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强调法治和秩序的语境中。
“安分”这个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因为它代表了秩序和稳定。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被视为缺乏创新和进取心的表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同事,他总是安分守己,从不迟到早退,也不参与任何办公室政治,这让我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安分”:
在喧嚣的世界里,
我选择安分,
守着内心的宁静,
不随波逐流。
“安分”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景象,或是悠扬的古典音乐,传达出一种平和与安宁的感觉。
在英语中,“安分”可以对应为“behave”或“conform”,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behave”更强调行为得体,而“conform”则更强调遵守社会规范。
通过对“安分”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代表了遵守规矩和秩序,也反映了个人对社会规范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安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