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1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18:49
强使:动词,意指强迫某人做某事,通常是通过施加压力或使用武力。这个词汇强调了行为的不情愿性和被迫性。
强使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强”意味着力量或强迫,“使”意味着使役或命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强迫”。
在**文化中,强使常常与权威和服从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结构中的等级关系和权力动态。
强使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被迫和不情愿。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压迫、不公和反抗。
在个人生活中,强使可能出现在工作压力、家庭责任或社会期望中。例如,一个人可能感到被社会强使追求高薪工作,尽管他们更倾向于追求艺术。
在诗歌中,强使可以用来表达内心的挣扎:
风强使树叶飘落, 心强使泪不流。
视觉上,强使可能让人联想到警察制服嫌疑人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命令的严厉语气或抗议的呼声。
在英语中,“compel”和“force”可以对应“强使”,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涉及到强迫的概念,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强使这个词在语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描述了强迫行为,还反映了社会和个人的权力关系。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强使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强】
强制,强迫。
【引证】
《考工记·梓人》-强饮强食。 、 《左传·文公十年》-三君皆将强死。
【组词】
强匄、 强媒硬保、 强劝架、 强邀、 强风情、 强为、 强起
劝勉。
【引证】
《周礼·司谏》。注:“犹劝也。”-强之。 、 《孟子》-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2.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