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3:0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3:04:48
胸臆:胸腔,内心,引申为心意。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杜公七律,正以其负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古诗章节未谐,尤多趁韵;然~,语皆有物。
1.
【直】
(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正见也。 、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左传·襄公七年》-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 《书》-木曰曲直。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礼记·月令》-先定准直。 、 吴均《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2.
【抒】
(形声。从手,予声。本义:舀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抒,挹也。 、 《通俗文》-汲出谓之抒。 、 《苍颉篇》-抒,取也。 、 《诗·大雅·生民》。毛传:“揄,抒臼也。”-或舂或揄。
3.
【胸】
(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同本义。
【引证】
《素问·腹中论》-胸满腹胀。 、 宋·宋慈《洗冤录》-两手紧抱胸前。
【组词】
胸雪
4.
【臆】
(形声。从肉,意声。又作“肊”。本义:胸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臆,胸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