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5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57:58
词汇“凿枘圆方”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凿”、“枘”、“圆”、“方”。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凿枘圆方”字面意思是指用凿子凿出榫头(枘),使其与卯眼(圆方)相合。基本含义是指做事要精细,要符合标准,强调工艺上的精确和匹配。
在文学作品中,“凿枘圆方”常用来比喻做事要精细,要符合规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木工、建筑等行业,可能会用来强调工艺的精确性。
“凿枘圆方”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木工工艺,榫卯结构是**传统建筑和家具中常见的连接方式,要求极高的精确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引申为比喻做事要精细、符合标准。
在**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被高度重视,“凿枘圆方”体现了这种精神,强调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追求完美和精确。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严谨、细致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工匠在制作过程中的专注和耐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评价某件手工艺品或设计作品时使用这个成语,强调其工艺的精细和完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凿枘圆方匠心独,岁月静好手艺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工匠在精细地凿制榫头,每一凿都显得那么有力而精准。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凿子敲击木材的声音,清脆而有节奏。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asure twice, cut once”,强调在做任何工作之前要仔细测量,确保精确。
“凿枘圆方”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工匠精神,也提醒我们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追求精确和完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比迫于衣食,强勉万一之遇,而寸长尺短各有所施,~卒以不合。
1.
【凿】
(形声。从金,鑿(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凿,穿木也。 、 《仪礼·士丧礼》-重木刊凿之。 、 宋·沈括《梦溪笔谈》-皆是水凿之穴。(凿,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组词】
凿巾、 凿穴
2.
【枘】
(形声。从木,内声。本义:榫头;插入卯眼的木栓) 同本义。
【引证】
《九辞·九辨》-圜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铻而难入。
【组词】
枘凿、 方枘圆凿
楔入。
【引证】
唐·刘禹锡《山南西道新修驿路》-层崖峭绝,枘木亘铁。
3.
【圆】
(形声。从囗(wéi),员声。本义:圆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圆,圜全也。 、 《易·系辞》-圆而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天道曰圆,地道曰方。 、 《墨子·天志》-中吾规者谓之圆。 、 《淮南子·地形》-水圆折者有珠。 、 《墨子·法仪》-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 、 《广东军务记》-方圆两炮台。
【组词】
圆丢丢、 圆浑、 圆领、 滚圆
4.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