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1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15:42
“开火”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点燃火源,如点燃火炉、篝火等。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通常指开始射击或攻击,尤其是在军事或警察行动中。
“开火”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点燃火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军事和警察行动中的射击行为。
在战争和冲突频繁的社会背景下,“开火”这个词常常带有负面和紧张的意味。它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
“开火”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紧张、危险和暴力。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战争和冲突的恐惧和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听到过“开火”这个词被用来形容激烈的争论或批评,如“他在会议上开火了”意味着他发表了严厉的批评。
在诗歌中,“开火”可以被用来象征新的开始或激情的爆发:
晨曦初现,大地开火, 生命的火焰在心中燃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战场上士兵开火的场景,烟雾和火光交织。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枪声和爆炸声。
在英语中,“开火”可以对应为“open fire”或“start shooting”。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个词的使用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相似。
“开火”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是军事和警察行动中的专业术语,也是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激烈行为的生动词汇。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和生动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