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42:34
法则 一词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一种普遍适用的原则或规则,它指导或约束行为、自然现象或社会活动。在法律领域,法则通常指的是法律条文或法律原则;在自然科学中,法则指的是自然现象的规律性描述,如牛顿的**定律。
法则 一词源自拉丁语“lex”,意为法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各种规则和原则。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法则可能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和解释。例如,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法则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
法则 一词可能引发人们对秩序、权威和责任的联想。它可能让人感到安心,因为知道有规则可循,也可能让人感到束缚,因为它限制了个人的自由。
在日常生活中,法则无处不在,从交通规则到家庭规矩,都是法则的具体体现。遵守这些法则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和个人安全。
在诗歌中,法则可以被用来象征生命的循环和不可违背的宿命:
星辰的法则,无声地转动, 岁月的轮回,不问归途。
法则 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的法律文书、严谨的科学实验或有序的自然景观。听觉上,它可能与法庭的宣判声或科学讲座的严谨语调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law”和德语的“Gesetz”,虽然具体含义有所差异,但都指代某种形式的规则或原则。
法则 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还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通过深入学这一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不同领域和语境中的应用,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2.
【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则,等画物也。 、 《尔雅》-则,法也;则,常也。 、 《管子·七法》-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 《周礼·大司马》-均守平则。 、 《周礼·太宰》-法则以驭其官。 、 《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 《诗·大雅·庶民》-有物有则。 、 《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组词】
则天、 则度、 则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