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11
原则:指作为行动基础的基本规则或准则,通常是基于道德、法律、逻辑或实践经验的根本性指导思想。
原则一词源自拉丁语“principium”,意为“开始、起源”,后演变为指代行为的根本依据。
在许多文化中,原则被视为个人或集体行为的道德指南,如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
原则往往与坚定、正直和责任感相关联,给人以稳定和可靠的印象。
在职业生涯中,我始终坚持诚信原则,这帮助我在同事和客户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在诗歌中,原则可以被描绘为灯塔,指引迷航的船只归航:
原则如灯塔,矗立在心灵的海洋, 无论风浪多么狂暴,它始终照亮前行的方向。
原则可以联想为一座坚固的灯塔,或是一首庄严的进行曲,传达出坚定和秩序的感觉。
在英语中,“principle”与“原则”相对应,但其使用更偏向于抽象概念,如物理学中的“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
原则是个人和集体行为的基石,它不仅指导我们的日常决策,也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体现。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原则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价值观。
1.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2.
【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则,等画物也。 、 《尔雅》-则,法也;则,常也。 、 《管子·七法》-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 《周礼·大司马》-均守平则。 、 《周礼·太宰》-法则以驭其官。 、 《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 《诗·大雅·庶民》-有物有则。 、 《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组词】
则天、 则度、 则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