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3:30
效力 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指某事物产生作用或影响的能力。它可以指法律、合同、药物、政策等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在不同的语境中,效力的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关于有效性和作用力。
效力 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法律文书的有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包括医学、管理等。
在**文化中,效力常常与权威和正式性联系在一起。例如,法律文书的效力被视为国家权威的体现。
效力这个词给人一种正式和权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在表达中常带有积极和肯定的情感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效力来评价各种决策和建议的有效性。例如,在团队项目中,我会评估不同成员的建议的效力,以确定最佳方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效力:
在寂静的夜晚,古老的咒语
效力如星光般闪烁,
穿越时空的界限,
唤醒沉睡的灵魂。
效力可以让人联想到庄严的法庭、权威的演讲或神秘的仪式。视觉上,它可能与正式的服装、权威的标志或神秘的符号相关。听觉上,它可能与庄严的音乐或权威的演讲声音相关。
在英语中,效力可以对应为“efficacy”或“validity”,具体取决于语境。例如,药物的效力可以用“efficacy”,而法律文书的效力可以用“validity”。
效力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它不仅在法律和医学等专业领域中至关重要,也在日常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效力,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
1.
【效】
(形声。从攴(pū),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 、 《史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
【组词】
效力;效绩、 效玺、 效己、 效芹
2.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