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02:0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2:01:19
宜春苑:这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的是一个古代的皇家园林或宫苑,特别是在**历史上,它可能特指某个具体的皇家园林。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适宜春天的园林”,暗示这个园林在春天时景色宜人,适合游玩和观赏。
在文学作品中,“宜春苑”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美丽、宁静的场景,或者象征皇家的奢华和权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文化话题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园林设计,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的历史遗迹或设计风格。
同义词:御花园、皇家园林、宫苑 反义词:荒野、废墟、贫瘠之地
“宜春苑”这个词汇可能起源于**古代,具体的历史文献中可以找到其最早的使用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指代不同的皇家园林,但其核心意义——皇家的高雅和春天的美景——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皇家园林象征着权力和奢华,同时也是文化和艺术的展示场所。宜春苑作为一个皇家园林的名称,承载了这些文化和社会意义。
提到“宜春苑”,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繁荣和美丽,以及皇家的优雅和权力。这个词汇可能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参观过类似的皇家园林,可能会将“宜春苑”与那些美丽的景色和宁静的氛围联系起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宜春苑,花开满园香四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宜春苑中繁花似锦的景象;结合音乐,可以想象古筝或笛子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皇家园林或宫苑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如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
“宜春苑”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是一个承载了丰富历史和文化意义的符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宜】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宜,所安也。 、 《尔雅》-宜,事也。 、 《苍颉篇》-宜得其所也。 、 《诗·小雅·裳裳者华》-君子宜之。 、 《诗·周南·桃夭》-宜其室家。 、 《吕氏春秋·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
【组词】
宜子、 宜民、 宜时、 宜春
煮熟可吃的肉。
【引证】
《诗·郑风》-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2.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
3.
【苑】
(形声。从艸,夗(yuàn)声。本义: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后来多指帝王游乐打猎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苑,所以养禽兽囿也。 、 《三苍》-养牛马林木曰苑。 、 《字林》-有垣曰苑。 、 左思《吴都赋》。刘注:“有木曰苑。”-值林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