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4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42:27
词汇“火仓”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领域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火仓”字面意思是指储存火种的仓库。在古代,火仓可能用于保存火种,以备不时之需,如取暖、烹饪或防御。
“火仓”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储存火种的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减少使用,但在特定的历史或军事文献中仍可见到。
在古代社会,火仓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因为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和安全。在战争时期,火仓更是防御体系中的关键部分。
提到“火仓”,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战争、防御和生存策略,带来一种历史厚重感和生存的紧迫感。
由于“火仓”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情境。
在诗歌中,可以将“火仓”比喻为内心的激情或动力的源泉:
心中的火仓,永不熄灭, 照亮前行的道路,温暖寒冷的夜。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设施可能有不同的名称,但其功能和意义可能相似,都是为了保存火种以应对紧急情况。
“火仓”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火种的重视和利用。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仓】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盖儿,中间象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本义:粮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 、 汉·贾谊《论积贮疏》-仓廪实而知礼节。 、 《礼记·月令》。注:“藏祭祀之谷为神仓。”-藏帝藉之收于神仓。
【组词】
谷仓、 仓廒、 仓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