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9:13
词汇“执志”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执”通常指坚持、持有或掌握,而“志”则指意志、志向或心愿。将两者结合,“执志”可以理解为坚持自己的意志或志向。
由于“执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执”和“志”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更强烈的意志坚持。
在**传统文化中,坚持和毅力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执志”这样的词汇可能会在强调这些价值观的语境中出现。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描述自己或他人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的情况时使用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执志”来表达对理想的追求和坚持,如:
执志如山,不移半分;
梦想如星,照我前行。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stay the course”或“keep one's resolve”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执志”是一个强调坚持和毅力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学作品中,它可以有效地传达一个人坚定不移的意志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 、 《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 、 《荀子·解蔽》-志者,臧也。 、 《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 、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 志局、 志干、 志意、 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 志虑、 志抱、 志尚、 志况、 志好、 志略、 志局、 志介、 志高气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