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3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38:53
史案: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历史上的案件或,特别是那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或影响的。它可以指代法律案件、政治、军事冲突等,这些在历史记录中占有重要位置。
史案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史”(历史)和“案”(案件)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案”已有案件、的含义,而“史”则指历史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史案”这一词汇,用以指代历史上的重要。
在文化中,史案常常被用来教育后代,通过历史的教训来指导现代行为。社会背景中,史案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脉络。
提到史案,可能会联想到历史的沉重、复杂和不可逆转。这种词汇往往带有一种庄严和深思的情感色彩。
在个人经历中,史案可能是在学*历史课程时遇到的,或者是通过阅读历史书籍了解到的。这些经历有助于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史案作为隐喻,用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不可改变:
岁月如梭,史案成尘, 往昔的辉煌,今日的沉思。
视觉上,史案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卷轴、历史博物馆中的展品。听觉上,可能是历史纪录片中的旁白声音,或者是历史剧中的对话。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istorical case”或“historical event”,用法和含义与中文的“史案”相似。
史案这个词汇在历史学和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过去,也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和学的机会。在语言表达中,正确使用史案可以增加论述的深度和权威性。
1.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2.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