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1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18:59
“兜头盖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东西从上方直接覆盖下来,通常用来比喻某种行为或事物来得非常突然和直接,让人措手不及。
“兜头盖脸”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形象的描述方式在古代文献中已有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逐渐扩大。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不期而至的困难或挑战,反映了人们对突发的无奈和应对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一种突然和强烈的冲击感,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不可预测性和应对突发**的紧迫感。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次突如其来的失败或挫折,如“那次面试的结果兜头盖脸地打击了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风雨兜头盖脸来,心似浮萍无处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被突如其来的雨水或风沙覆盖的情景;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紧张或急促的旋律,反映出突然和紧迫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it you right in the face”,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也有类似的突然和直接的含义。
“兜头盖脸”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述突然和直接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他拿起木棒对小偷~一顿猛打。
1.
【兜】
兜鍪,即胄,古代头盔名。
【组词】
兜鞬、 兜鍪铠、 兜巾
迷惑;受蒙蔽。
【引证】
《国语·晋语》。注:“感也。”-在列者献诗,使勿兜。
【组词】
兜罗、 兜结、 兜答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盖】 古地名 。战国齐盖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4.
【脸】
(形声。从肉,佥(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同本义。
【引证】
吴均《小垂手》-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 、 白居易《昭君怨》-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
【组词】
脸蛋、 脸巴子、 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