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1:38
词汇“牵诱”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化的词汇。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牵诱”字面意思是指通过牵引或诱导的方式来引导或影响某人或某事物。它可能涉及到物理上的牵引,也可能涉及到心理上的诱导。
在文学作品中,“牵诱”可能用来描述一种温柔而有力的引导方式,如“她的目光牵诱着他走向未知的旅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教育学,可能会用来描述一种引导技巧。
由于“牵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牵”和“诱”两个字组合而成,分别表示牵引和诱导的意思。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牵诱”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温和而有效的影响方式,尤其是在教育或心理辅导中。
“牵诱”可能给人一种温柔而有力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细腻的引导方式,如同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太会使用“牵诱”这个词汇,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如教育孩子或引导他人时,这个词汇可能会派上用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牵诱着夜行者,穿越寂静的森林,寻找失落的星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温柔的老师牵着孩子们的手,引导他们走向知识的殿堂。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柔和的旋律,如同温柔的引导,引领听者进入深层的思考。
由于“牵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英语中,可能可以用“guide”或“lea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牵诱”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温柔而有力引导方式的词汇选择。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细腻和富有表现力。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诱】
(形声。从言,秀声。字本作“羑”,从厶(sī),从羑(yǒu)。厶,同“私”。羑,诱导。本义:教导;引导;劝导)。
同本义。
【引证】
《广韵》-诱,引也。 、 《荀子·非十二子》-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 《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组词】
诱动、 诱训、 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