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9:10
人形: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人的形状或形态,通常指的是具有人类外形的物体或形象。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代任何模仿人类外观的物品,如玩偶、雕像、机器人等。
“人形”这个词源自汉语,由“人”和“形”两个字组成,直接表达了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学和艺术中,人形常被用作**或神话的象征,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词在现代更多地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相关联。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形”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日本文化中,人形(人偶)常用于传统节日和仪式,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和象征。
“人形”这个词可能引发人们对人类形态的思考,以及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想象。它可能带来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激发人们对科技与人性关系的深入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科技展览中看到过人形机器人的展示,这些机器人能够进行复杂的动作和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人形”:
在月光下,人形静立,
无声的言语,深邃的眼眸。
科技的奇迹,灵魂的影子,
人形,未来的预兆。
想象一个安静的夜晚,月光下一个人形雕像静静地站立,周围是轻柔的风声和远处的水流声,这样的场景会给人带来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在日语中,“人形”(にんぎょう)同样指人偶或玩偶,但在日本文化中,人形具有更深的传统和仪式意义,常用于庆祝和祈福。
“人形”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人类的外形,也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形象的模仿和再现。在科技和文化的交织中,它不断演变,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想象的桥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人形”这个词,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探索人类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复杂关系。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形,象形也。 、 《庄子·天地》-物成生理谓之形。 、 《易·屯》-雷雨之动满形。 、 《礼记·乐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 《孟子》-形色天性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 、 《列子·说符》-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聊斋志异·促织》-形若土狗。 、 明·魏学洢《核舟记》-因势象形。
【组词】
形物、 条形;线形;方形;圆形;球形;梯形;三角形;正方形;多角形;多边形;口形;体形
形体,实体。
【引证】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可以隐形。 、 唐·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 、 蔡元培《图画》-钩勒形廓。
【组词】
形寂、 形响、 形解、 有形;无形;整形;形生、 形性、 形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