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5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59:47
凶服 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丧服,即在丧事期间穿着的服饰,用以表示哀悼。在古代**,凶服通常是白色或黑色的,与喜庆场合的红色服饰形成鲜明对比。
在文学作品中,凶服常用来描绘悲伤、哀悼的场景,增强情感的表达。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提及丧事或哀悼时,仍会有人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化研究中,凶服的研究涉及服饰的历史、社会意义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
同义词“丧服”和“孝服”在意义上与“凶服”相近,但“孝服”更强调对逝者的尊敬和孝顺。反义词“喜服”和“礼服”则指在喜庆场合或正式场合穿着的服饰。
“凶服”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凶”字原指不吉利或不幸的事物,“服”指服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主要用于指代丧事中的服饰。
在*传统文化中,凶服不仅是哀悼的象征,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死亡和丧礼的重视。不同地区和民族可能有不同的凶服俗,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色。
提到“凶服”,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悲伤、哀痛和死亡。这种词汇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能够唤起人们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经历过亲友的丧事,可能会直接接触到凶服,这种经历往往深刻且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凶服之下,心碎无声,岁月长河,哀思如潮。”
视觉上,凶服可能让人联想到黑白照片中的哀悼场景,或是电影中悲伤的葬礼。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哀乐或低沉的哭泣声。
在不同文化中,丧服的形式和意义各异。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黑色是常见的丧服颜色,而在某些非洲文化中,可能会有其他颜色的丧服。
“凶服”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语言上的意义,还深刻反映了人类对死亡和哀悼的文化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服】
车厢。
【引证】
《考工记·车人》-大车牝服二柯,有参分柯之二。 、 《周礼·山虞》-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
负载;负荷。
【引证】
《墨子》-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