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0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04:19
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是一种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它主张在所有人类活动中都应该尊重和促进人的福祉,反对任何形式的非人道行为。人道主义的核心理念包括同情、公正、自由和平等。
人道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humanus”,意为“人类的”。在中世纪,人道主义主要指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后来逐渐演变为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哲学思想。
在西方文化中,人道主义与启蒙紧密相关,强调理性、自由和平等。在现代社会,人道主义原则被广泛应用于国际法和人权中。
人道主义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希望,它让我联想到无私的奉献和对他人的关爱。这种思想鼓励我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努力为改善他人的生活条件做出贡献。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些志愿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获得教育资源。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人道主义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人道主义:
在冷漠的世界里,
人道主义如一束温暖的阳光,
照亮了黑暗的角落,
唤醒了沉睡的良知。
人道主义让我联想到温暖的色调和柔和的音乐,如莫扎特的《安魂曲》,它传达了一种宁静和安慰的感觉。
在不同文化中,人道主义的概念有所不同。例如,在东方文化中,人道主义可能与儒家思想的“仁爱”相联系,而在西方文化中,它更多地与**教的“博爱”相联系。
人道主义是一个深刻而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影响着我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激励我为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人道的社会而努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人道主义的概念对于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至关重要。
我们要讲~。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
3.
【主】
件,桩。
【引证】
《儒林外史》-放着这样一主大财不会发,岂不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灌入 同: 注
【引证】
《荀子》-主量必平,似法。
4.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