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3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38:21
备马:字面意思是指为马匹做好准备,包括梳理毛发、装上马鞍、系上缰绳等,以便骑乘或运输。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为任何活动或任务做好准备工作。
备马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特指为马匹准备骑乘装备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泛指任何形式的准备工作。
在古代,备马是贵族和武士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军事文化。在现代,备马更多地与马术和休闲活动相关。
备马一词常带有一种紧张和期待的情感,因为它通常与即将到来的行动或**相关。它也可能唤起对古代战争和骑士精神的联想。
在个人生活中,备马可以比喻为为即将到来的挑战或机会做好准备,如“我正在备马,准备迎接新的工作机会”。
诗歌:
晨光中,备马声声,
铁蹄踏破寂静的晨曦。
骑士整装待发,
心中燃烧着不灭的火焰。
视觉:想象一匹骏马在晨光中被梳理毛发,装备马鞍的场景。 听觉:听到马蹄声、马鞍的摩擦声和骑士的指令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addle up”,意指为马匹装备马鞍,准备骑乘。
备马一词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动作,也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代表着准备和迎接挑战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备】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同本义。
【引证】
《大戴礼记·小辨》-事戒不虞曰知备。 、 《墨子·七患》-备者,国之重也。 、 《国语·周语》-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 、 《汉书·史丹传》-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
【组词】
傥荡不备
2.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