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46: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6:55
“没干”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件事情没有完成或没有进行。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没有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或参与某项活动。
“没干”由“没”和“干”两个字组成。“没”表示否定,“干”表示做或进行。在古代汉语中,“干”已有做事的含义,而“没”作为否定词,两者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没干”。
在**文化中,勤劳是一种美德,因此“没干”常常带有负面含义,暗示懒惰或不负责任。在社会交往中,未能履行承诺或完成任务可能会影响个人信誉。
“没干”可能引起失望、不满或责备的情感反应。它提醒人们责任感和执行力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朋友答应帮忙但最终“没干”的情况,这让我感到失望,也让我更加重视承诺的严肃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没干”融入描述懒惰或逃避责任的场景,如:
晨光洒满窗台,
他却依旧沉睡,
昨日承诺,今日“没干”,
时光悄然流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空荡荡的办公室,文件堆积如山,而员工却不在岗位上,这种场景强化了“没干”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失望的叹息声或责备的话语。
在英语中,“没干”可以对应为“didn't do”或“didn't accomplish”。不同文化对未履行职责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重视责任感和执行力。
“没干”是一个简洁而有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未完成的状态,还反映了社会对责任和执行力的期望。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没干”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