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4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44:28
词汇“无记业”在*语境中是一个专业术语,源自梵文“anāśravaka-karma”,意指“无漏业”或“清净业”。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无记业”在**中指的是那些不会产生烦恼和轮回的业,即不会导致未来生命中的苦果的业。这种业是清净的,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或影响,因此被称为“无记”。
“无记业”源自梵文,随着的传播,这个概念也被引入到中文和其他语言中。在发展的历史中,这个词汇一直保持着其核心意义,即指那些不会产生未来果报的清净行为。
在文化中,“无记业”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了修行者应追求的行为标准,即那些不会增加烦恼和轮回的行为。这个概念在社会中有着深远的影响,鼓励人们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净化。
对于徒来说,“无记业”可能带来一种解脱和清净的情感联想,因为它代表了超越世俗烦恼和轮回的可能性。对于非徒,这个词汇可能引发对**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徒朋友或参与活动,可能会听到这个词汇,并在讨论修行和道德行为时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无记业”来表达一种超越世俗的清净境界:
在尘世的喧嚣中,我寻求无记业的宁静,
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我的心向往那无痕的清净。
结合**音乐和静谧的寺庙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无记业”所带来的清净和宁静的视觉与听觉联想。
在其他或哲学体系中,可能存在类似的概念,如教的“善行”或道教的“无为”,它们都强调了超越世俗烦恼的行为标准。
“无记业”是一个深奥的概念,它不仅在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也为个人提供了一种追求道德和精神净化的指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专业术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的深层含义。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记】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记,疏也。 、 《广雅》-记,识也。 、 《礼记·内则》-记有成。 、 《礼记·学记》-记间之学。 、 《后汉书·应奉传》-凡所经履,莫不暗记。 、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记天圣中。 、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
【组词】
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 记心、 记念、 记忆
3. 【业】 (象形。从丵(zhuó),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