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3:24
失和:指原本和谐的关系出现裂痕或矛盾,导致关系不再和睦。字面意思是指失去了和谐的状态。
失和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失”和“和”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和”常指和谐、和睦,而“失”则表示失去。随着语言的发展,失和逐渐被用来描述各种关系的不和谐状态。
在**文化中,和谐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因此,失和往往被看作是一种负面的状态,需要通过沟通和调解来解决。
失和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悲伤和遗憾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关系的破裂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个人生活中,失和可能发生在任何关系中。例如,朋友之间的误会可能导致失和,需要通过坦诚的对话来修复关系。
在诗歌中,失和可以用来表达深刻的情感:
曾经的欢笑,如今已成回忆,
失和的阴影,笼罩心间。
在英语中,失和可以对应为“fall out”或“break up”,但这些词汇更常用于描述朋友或恋人之间的关系破裂。
失和是一个描述关系破裂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不和谐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失和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情感和关系状态。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和】 ——用于“搀和”(chānhuo)、“搅和”jiǎohuo、“暖和”nuǎnhuo、“热和”rèhuo、“软和”(ruǎn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