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1:57:02
词汇“[像季]”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打字错误、特定领域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具体的信息和广泛的认知,我将基于假设进行分析,假设“像季”是一个描述季节特征的词汇。
“像季”可能指的是某个季节的典型特征或状态,即某个时期具有该季节的典型表现或氛围。
由于“像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踪。如果它是一个方言词汇,可能源自对季节特征的直观描述。
在某些文化中,季节的特征被赋予了特定的象征意义,如春天代表新生,冬天代表结束。如果“像季”在这些文化中被使用,它可能承载着这些象征意义。
对于我来说,“像季”可能唤起对特定季节的美好回忆,如春天的花开、夏天的阳光、秋天的落叶或冬天的雪景。
在个人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像季”来形容某个时刻或**具有特定季节的氛围,如“那次野餐的气氛真像季”。
在诗歌中,我可以写道:“春风拂面,万物像季般苏醒,生命的旋律在枝头跳跃。”
如果“像季”是一个特定文化的词汇,它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季节特征的词汇来理解。
尽管“像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通过假设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描述季节特征方面的潜在用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特定词汇的文化和语境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1.
【像】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然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像,似也。 、 《荀子·富国》-影之像形也。 、 林觉民《与妻书》-女必像汝,我心甚慰。 、 清·李渔《闲情偶寄》-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 、 老舍《黑白李》-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
【组词】
像形、 像似、 像形奇名、 像煞、 像姑
2.
【季】
(会意。从子,从稚省。“稚”亦兼表读音。本义:即排行最后的)。
同本义(与“老”相对)。
【引证】
《说文》-季,少称。 、 《仪礼·士冠礼》。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 、 《白虎通》-季者,幼也。 、 《诗·召南·采蘋》-有齐季女。 、 《明史·太祖本纪》-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组词】
季女、 季父、 季指、 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