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4:35
词汇“河漏”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特定地区的用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可能会受到限制。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已有的信息中进行一些推测和分析。
“河漏”可能指的是河流中的漏洞或者是河水渗漏的现象。在某些方言或地区,它可能指的是河堤或河床的裂缝,导致河水渗漏或流失。
由于“河漏”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水利工程或地理学中,可能会提及类似的概念,但通常会使用更专业的术语,如“渗漏”、“裂缝”等。
由于“河漏”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与特定地区的语言习惯和历史背景有关。它可能是由“河”和“漏”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表示河流中的漏洞或渗漏现象。
在某些地区,河流的管理和维护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河漏”这样的词汇可能与当地的水利工程、防洪措施以及农业生产等社会活动紧密相关。
提到“河漏”,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洪水、灾害和损失,带来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想到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防止灾害的发生。
由于“河漏”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如果确实遇到,可能是在参与水利工程或防洪工作时。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河漏”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代表自然灾害或人类面临的挑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河水从裂缝中渗漏的场景,带来一种紧张和不安的视觉感受。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水流的声音和紧急的警报声。
由于“河漏”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使用更具体的术语来描述类似的现象。
“河漏”作为一个可能的方言词汇,其使用和理解可能受到地域和语境的限制。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地区的文化和语言习惯。然而,由于其不常见,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更标准和通用的词汇。
1.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
2.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