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2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1:20:22
攘除:字面意思是指排除、清除或驱除。在汉语中,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去除障碍、消除困扰或驱逐不受欢迎的事物。
“攘除”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攘”字有驱赶、排斥的意思,“除”字则有去除、消除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攘除”常与正义、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如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往往被描绘为能够攘除邪恶、保护人民的角色。
“攘除”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果断的感觉,联想到的是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正面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攘除”来描述清理家中不需要的物品,或者在工作中排除障碍,提高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攘除夜的黑暗,迎接晨的光明。”
视觉上,“攘除”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洁工人在清理街道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清除杂物的声音,如扫帚扫地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攘除”可以对应到“eliminate”或“remove”,但这些词在英语中可能没有“攘除”在中文中那么强烈的主动和坚决的意味。
“攘除”是一个富有力量和决心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能传达出积极的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的表达力和语言的丰富性。
1.
【攘】
(形声。从手,襄(xiāng)声。本义:推让,退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谓推手使前拱揖之容也,字亦作儴。-攘,推也。 、 《礼记·曲礼上》-左右攘辟。 、 《史记·太史公自序》-小子何敢攘焉。 、 《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却退也。”-随流而攘。 、 《汉书·礼乐志》-盛揖攘之容。 、 《汉书·艺文志》-合于尧之克攘。
2.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