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3:36
词汇“峒室”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峒室”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峒室”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山洞中的房间或洞穴中的居室。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描述隐士或修行者居住的山洞或洞穴。
在文学作品中,“峒室”常用来营造一种隐逸、超脱世俗的氛围。在口语和现代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
“峒”字在古代汉语中指山洞,“室”指房间或居所。随着时间的推移,“峒室”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山洞”、“洞穴”等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隐士和修行者常被描绘为居住在山洞中,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和内心的平静。因此,“峒室”这个词汇承载了一种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提到“峒室”,我联想到的是一种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源于对古代隐士生活的浪漫化想象。
在我的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到“峒室”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历史研究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峒室”:
山中峒室静,
石上清泉流。
隐士心无碍,
白云伴我游。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隐士坐在山洞中的石床上,洞外是潺潺的溪流和茂密的树林。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自然的声音,如鸟鸣和水流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ave dwelling”或“hermit's retreat”,它们也用来描述隐士或修行者的居住地。
通过对“峒室”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古代文学和文化中的意义和影响。虽然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仍然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欣赏。
1. 【峒】 ——见“崆峒”(Kōngtóng):山名,在甘肃。又岛名,在山东。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