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4:38
“故邦”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旧有的国家”或“故乡”。它通常用来指代一个人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尤其是在离开后对其怀有深厚感情的地方。
在文学作品中,“故邦”常常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深情,如在诗歌、散文中。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老家”或“故乡”来替代,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语境中,“故邦”更能传达一种深沉的情感。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地理学中,“故邦”可能指代一个历史上的国家或地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语境的适用性。例如,“故乡”更偏向于文学性表达,而“家乡”则更为日常和口语化。
“故邦”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故”意为旧的、过去的,“邦”指国家或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邦”逐渐被用来特指一个人情感上依恋的地方。
在**文化中,故乡情结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反映了人们对根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因此,“故邦”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频繁出现,用以表达对传统和根源的尊重。
“故邦”一词常常带有一种怀旧和温暖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家乡的风景、亲人和童年的记忆。这种情感反应可以激发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个人在离开家乡后,可能会更加珍惜与“故邦”相关的记忆和情感,这些记忆和情感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是故邦明,风是故邦清,梦回故邦路,心随故邦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田园风光的画面,或是家乡的老房子和熟悉的街道。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家乡的方言或是童年的儿歌。
在英语中,“故邦”可以对应“homeland”或“motherland”,这些词汇同样传达了对出生地的深厚情感。
“故邦”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指代一个地理上的地点,更是一个情感和文化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1.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2.
【邦】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邦,国也。 、 《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 、 《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以佐王治邦国。 、 《易·益》-利用为依迁邦。 、 《书·尧典》-协和万邦。 、 《诗·小雅·节南山》-以畜万邦。 、 《国语·周语》-后非众罔与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