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4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40:22
“侧身”字面意思是指身体向一侧倾斜或转动,不正对前方。基本含义可以是指物理上的动作,也可以引申为在某种情境下采取非直接或非正面的态度或方法。
“侧身”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引申义也逐渐丰富,成为描述动作和态度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侧身”有时也与谦逊、回避冲突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相联系。在社交场合,侧身可能表示一种礼貌的回避或不直接表达意见。
“侧身”可能让人联想到灵活、机智或含蓄。在情感上,它可能带来一种柔和、不直接对抗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侧身让座给需要的人,这个动作不仅帮助了他人,也让我感到一种社交的温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侧身”:
侧身于时光的缝隙, 我窥见岁月的温柔, 不直面风雨的狂暴, 只拥抱阳光的温暖。
视觉上,“侧身”可能让人想到一个人在狭窄空间中灵活移动的画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轻柔的脚步声或衣物摩擦的声音。
在英语中,“侧身”可以对应为“sideways”或“sidestep”,前者描述物理动作,后者更多用于比喻意义,表示回避或绕过。
“侧身”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描述物理动作,也常用于比喻和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多重含义和用法,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精确。
1. 【侧】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