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4:40
“无空不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任何空隙不进入。基本含义是指某种力量或影响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形容其渗透力极强,无法阻挡或回避。
在文学中,“无空不入”常用来形容某种思想、文化或影响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种难以避免的情况或影响,如广告的无孔不入。在专业领域,如市场营销,可以用来描述品牌或产品的广泛渗透。
同义词:无处不在、无所不至、无孔不入 反义词:无迹可寻、难以触及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语境的适用性。例如,“无处不在”更强调普遍性,而“无孔不入”则强调渗透的深度和广度。
“无空不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其结构和意义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广泛渗透和影响的常用表达。
在中国文化中,“无空不入”常用来形容某种力量或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反映了中国人对于事物普遍性和深入性的认识和评价。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惊讶和无奈,因为它描述了一种无法避免和控制的情况。联想上,可能会想到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广告、科技影响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无空不入”的情况,比如在社交媒体上,各种信息和广告几乎无处不在,让人难以回避。
在诗歌中,可以将“无空不入”融入描述自然界的力量,如:
春风无空不入, 绿意盎然心间。 万物复苏时, 生机勃勃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张描绘城市中无处不在的广告牌的图片,或者一段视频展示科技产品如何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ervasive”或“omnipresent”,它们也描述了某种影响或事物的广泛存在和深入渗透。
“无空不入”这个成语在描述广泛渗透和影响时非常有力,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常用,也在专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理解和表达无处不在的影响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空】
使之困穷。
【引证】
《诗·小雅·节南山》-不宜空我师。 、 《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组词】
空乏、 空竭、 空匮
腾让出来。
【引证】
鲁迅《彷徨·离婚》-同时,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坐位来了。
【组词】
他由于辞职从而把他在国会的席位空了出来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