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49:27
戮死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杀死”或“处死”。它通常指的是以暴力手段结束某人的生命,尤其是在法律或战争的背景下。
在文学中,戮死 可能被用来描述残酷的战争场面或悲剧性的死亡。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在法律或历史专业领域,戮死 可能被用来描述死刑或古代的处决方式。
同义词:处决、杀害、屠杀 反义词:拯救、生还、复活
戮死 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的“戮”字意为“杀”,而“死”字意为“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保留了其原始的暴力和死亡的意味。
在某些文化中,戮死 可能与正义和惩罚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讨论死刑时。在其他文化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与战争和暴力相关联。
戮死 这个词通常会引起负面情感,如恐惧、悲伤和愤怒。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暴力和死亡的场景,影响人们对生命和正义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戮死 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事件或法律问题时。例如,在讨论历史上的战争或死刑案件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
在诗歌中,戮死 可以被用来创造强烈的视觉和情感效果:
在血红的夕阳下,
战士们的身影被拉长,
他们的剑刃闪烁着寒光,
戮死的声音在风中回荡。
戮死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战争电影中的战斗场面,或者是古代处决的场景。视觉上,可能会想到血迹、刀剑和死亡的阴影。听觉上,可能会听到战斗的呐喊声或死亡的哀嚎。
在不同语言中,戮死 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暴力致死——是普遍的。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使用“slay”或“execute”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戮死 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通常与暴力和死亡相关联。它在文学和历史叙述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在日常口语中不太常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中的暴力和死亡主题。
1.
【戮】
(形声。本义:斩,杀)。
同本义(表示处以死刑,特指杀死人后陈尸示众)。
【引证】
《说文》-戮,杀也。字亦作剹。 、 《周礼·掌戮》注-戮谓膊焚辜肆。 、 《荀子·王制》-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 、 《资治通鉴》-俘囚为盗耳,晓当尽戮之。
【组词】
戮佞、 戮身、 戮挫、 戮杀、 戮害、 戮罪、 戮死
2.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