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0:35
嫩豆腐:字面意思是指质地柔软、口感细腻的豆腐。它通常是由豆浆凝固后制成,但与硬豆腐相比,嫩豆腐的水分含量更高,质地更软,烹饪时更容易碎裂。
嫩豆腐的词源较为直接,"嫩"字表示柔软、新鲜,"豆腐"则是由豆浆凝固而成的食品。在汉语中,"嫩"字的使用历史悠久,常用来形容食物的新鲜和柔软。
在中国和东亚文化中,豆腐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嫩豆腐因其细腻的口感和多样的烹饪方式而受到喜爱。它不仅是素食者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也是许多传统菜肴的关键成分。
嫩豆腐给人以温柔、细腻的情感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家常菜的温馨,或者是健康饮食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嫩豆腐常用于制作汤、炖菜和凉拌菜。它的细腻口感和易于吸收调料的特性使其成为许多菜肴的理想选择。
诗歌: 嫩豆腐般的晨曦, 温柔地抚摸着大地, 每一缕光线, 都是新生的希望。
嫩豆腐的视觉联想可能是白色、柔软的质地,而听觉联想可能是烹饪时轻轻搅拌的声音,或者是品尝时细腻的口感。
在日语中,嫩豆腐被称为“绢豆腐”(きぬどうふ),强调其细腻如绢的质地。在西方,嫩豆腐可能被称为“ silken tofu”,同样强调其柔软的特性。
嫩豆腐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嫩】
(形声。从女,敕声。本义:物初生时的柔弱娇嫩状)。
同本义。
【引证】
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萝短未中揽,葛嫩不任牵。
【组词】
嫩萼;嫩蕊、 嫩箭、 嫩叶
2.
【豆】
(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引证】
《说文》-豆,古食肉器也。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
3.
【腐】
(形声。从肉,府声。本义:腐烂变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腐,烂也。 、 《广雅》-腐,败也。 、 汉·王充《论衡·订鬼篇》-人死,五藏腐朽。 、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 、 《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组词】
腐散、 腐坏、 腐秽、 腐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