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1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10:03
“助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帮助或支持来促成某事的发生或完成。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或支持,使得事情能够顺利进行或达成目标。
在不同的语境中,“助成”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例如,“促成”更强调结果的实现,而“帮助”则更侧重于过程中的支持。
“助成”一词源于汉语,由“助”和“成”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助”意味着帮助,“成”意味着完成或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助成”强调集体主义和互助精神。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常用于强调合作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助成”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队合作、共同努力和成功的喜悦。它鼓励人们相互支持,共同实现目标。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的项目。例如,在一次社区活动中,邻居们的积极参与和帮助助成了活动的成功举办。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星光助成了夜的宁静,月光助成了梦的温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共同努力完成一个项目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轻快、旋律和谐的曲子,象征团队合作和成功的喜悦。
在英语中,“助成”可以对应为“facilitate”或“contribute to”。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都强调了帮助和支持的重要性,但具体的表达方式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助成”是一个富有积极意义的词汇,强调了合作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支持和帮助他人的意愿,促进团队合作和社会和谐。
1.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
2.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