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1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13:11
词汇“是非人我”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富有哲理的表达。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是非人我”字面意思是指对事物的正确与错误、他人的评价与自我的认知。这个成语强调在评价事物时,要超越个人的立场和情感,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
“是非人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于公正和客观性的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中庸之道”和“和而不同”,“是非人我”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它鼓励人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考虑个人的立场,也要考虑他人的观点,追求一个平衡点。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冷静和理性。它提醒我在评价事物时要避免情绪化,保持客观和公正。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在争论或评价时要保持客观,不要被个人的情感所左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是非人我间,心静如止水。”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个平静的湖面,反映出周围的一切,没有任何偏颇。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bjectivity”和“subjectivity”,强调在评价事物时要区分主观和客观。
“是非人我”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教会我在评价和判断时要保持客观和公正,避免被个人情感所影响。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华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不会深穷造化,随缘且度朝昏,是非人我绝谈论,复返生前混沌。
你做了酒色财气,你辞了~,今日个老乡惹上仙风,和小桃都成正果。
1.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2.
【非】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 、 《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非刀匕是共。 、 《礼记·礼运》。注:“犹失也。”-非礼也。 、 《世说新语·简傲》-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组词】
非常异义、 非度、 非道、 非德、 非理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4.
【我】
(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自称;自己。
【引证】
《说文》-我,施身自谓也。 、 《易·观卦》-观我生。 、 《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