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0:31
“抚字催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轻轻地抚摸文字,促使它们排列成行。这个成语比喻在写作或编辑时,对文字进行细致的调整和安排,使之更加流畅和美观。
在文学语境中,“抚字催科”常用来形容作家或编辑对作品进行精细的打磨和修改,以达到更高的艺术效果。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出版、编辑和写作行业,它是一个常用的术语。
同义词:润色、修饰、打磨、精雕细琢 反义词:草率、粗制滥造、马虎
“抚字催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文字的尊重和细致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创作,也适用于各种需要精细工作的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文字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因此“抚字催科”体现了对文字艺术的尊重和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强调对工作质量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严谨、细致和追求完美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深夜里默默工作的作家和编辑,他们为了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而不懈努力。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常常需要“抚字催科”,不断修改和完善我的文章,以确保它们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我的想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抚字催科夜未央,笔下生花梦自香。”
想象一位作家在昏黄的灯光下,轻轻地抚摸着纸上的文字,耳边是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和专注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olish the prose”或“fine-tune the text”,它们都传达了类似的精细调整和完善的意思。
“抚字催科”这个成语强调了对文字和工作的细致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注重细节,不断提升我的写作和编辑能力。
1.
【抚】
(形声。从手,无声。本义:抚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撫,安也。 、 《国语·晋语八》-抚而泣之。 、 《仪礼·乡射礼》-左右抚矢而乘之。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明·魏学洢《核舟记》-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组词】
抚弄、 抚心、 抚拭、 抚背
2.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
3.
【催】
(形声。从人,崔声。本义:催促,促使)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室人》-交徧催我。 、 《侯成碑》-鸿仪催零金。 、 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组词】
催比、 催并、 催迸、 催科、 催命鬼、 催索
4.
【科】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科,程也。 、 《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 、 《论衡·幸偶》-与此同科。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组词】
科品、 科荣、 科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