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5:16
词汇“寅正”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的时辰制度。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寅正”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寅正”指的是古代时辰制度中的一个特定时间点。在传统的十二时辰中,“寅”是第三个时辰,相当于现代时间的凌晨3点到5点。而“正”在这里表示这个时辰的开始,即凌晨3点。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寅正”常用来描述清晨的景象或特定**发生的时间。在口语中,现代人可能不太使用这个词汇,但在一些传统文化或历史研究的专业领域,这个词仍然被使用。
“寅”字来源于古代对时间的划分,与十二地支相对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24小时制,因此“寅正”这样的词汇在日常交流中已不常见。
在**传统文化中,时辰与人的生活、农业活动等紧密相关。例如,寅时被认为是阳气初生之时,适合进行一些重要的活动。
提到“寅正”,可能会联想到清晨的宁静、新的一天的开始,以及古代生活的节奏。
在现代生活中,“寅正”可能更多出现在历史小说或影视作品中,作为营造古代氛围的一个元素。
在诗歌中:“寅正时分,月落星沉,我独步于静谧的古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清晨的画作,鸟鸣声、晨露、微光等元素构成的宁静画面。
在西方文化中,没有直接对应“寅正”的词汇,但可以用“3 a.m.”来表示相同的时间点。
“寅正”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1.
【寅】
(象形。据甲骨文为矢形。小篆讹变。本义:恭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寅,居敬也。 、 《尔雅》-寅,敬也。 、 《书·舜典》-夙夜惟寅。 、 《书·无逸》-严恭寅畏。 、 《周书·祭公》-寅哉寅哉。 、 《书·尧典》-寅宾出日。
【组词】
寅亮、 寅畏、 寅清
地支的第三位。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髌,字之误也,当作ń。”-寅,髌也。正月易气动,去黄泉欲上出,侌尚强也。
【组词】
星次序数之一古代天文学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为寅
2.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