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7:15
兼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同时包含或容纳多个事物。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能够容纳或处理多种不同事物或观点的能力或状态。
“兼包”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构成由“兼”和“包”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兼”意味着同时做两件事,而“包”则意味着包含或容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含义。
在**文化中,“兼包”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和而不同”相联系,强调在保持个性的同时,能够和谐共处。在现代社会,这种包容性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和个人品质。
“兼包”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开放和和谐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能够接纳不同声音和观点的环境,这种环境通常被认为是进步和创新的温床。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领导,他以其兼包的态度著称,能够听取并尊重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意见,这种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团队的创造力和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兼包”:
兼包万象于心间, 容纳百川入海宽。 和风细雨润无声, 共绘人间好画卷。
视觉上,“兼包”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宽广的海洋,能够容纳无数的河流。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和谐的音乐,各种乐器和谐地演奏,形成美妙的交响乐。
在英语中,“兼包”可以对应到“inclusive”或“embracing”这样的词汇,它们都传达了一种包容和接纳的意味。在不同的文化中,这种包容性的价值观都是受到推崇的。
通过对“兼包”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包容性和多元化的重要性。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这种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和谐,还能够激发创新和进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沟通更加精准和有效。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