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2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20:51
词汇“兼利”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化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兼”意味着同时涉及或包含多个事物,“利”则通常指利益或好处。因此,“兼利”可以理解为同时获得多方面的利益或好处。
“兼利”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同一行为或决策中获得多重利益,即一举多得的效果。
由于“兼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显。但从字面上看,“兼”和“利”都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表达多重利益的概念。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和“共赢”的思想,因此“兼利”这样的概念与这种文化背景相契合。
“兼利”给人一种积极、高效和智慧的联想,因为它体现了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在工作或投资决策中会考虑到“兼利”的原则,力求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最大的效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兼利生,花开叶茂共繁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多产的果园,各种水果同时成熟,象征着“兼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illing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意指一举两得。
“兼利”是一个富有策略性和效率性的词汇,它提醒我们在决策和行动时考虑多方面的利益,追求最佳的综合效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深度和表达的丰富性。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