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8:41
“假公营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来谋取私人的利益。这个成语强调了利用公共资源或职位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通常带有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假公营私”常用于揭露和批判那些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指责某人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捞取好处。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管理学中,这个词汇用于讨论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问题。
“假公营私”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反映了其含义。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公私分明”,反对“假公营私”。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批判那些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的行为,反映了社会对公正和廉洁的追求。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诚实、不公正的行为。它提醒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保持诚信和公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某些人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这时“假公营私”这个词汇就能很好地描述这种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官场如戏,假公营私者,终将自食其果。”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官员在办公室里偷偷签署文件,为自己谋取利益。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假公营私”的行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buse of power for personal gain”或“misuse of public resourc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近。
“假公营私”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描述了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反映了社会对公正和廉洁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对于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
照得近年以来,在外诸司不详站赤生受指,以进表为由,假公营私,滥行给驿。
应该先从他们开刀:渎职,贪污,~,忘了公仆的身份。
1.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2.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3.
【营】
(形声。从宫,荧(yíng)省声。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币居,谓围绕而居。”桂馥义证:“营谓周垣。”-营,币居也。 、 《五等论》。注:“布居也。”-众目营方。 、 《礼记·礼运》。按,四围拥土也。-冬则居营窟。
4.
【私】
(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私者也。”-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