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7:15
词汇:[含义]
“含义”一词指的是一个词、短语或符号所包含的意义或信息。它是语言交流中传达思想和概念的基本要素。
“含义”一词源自拉丁语“significatio”,意为“表示”或“象征”。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演变为指代词或短语所包含的意义。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含义”可能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和解读方式。例如,在某些文化中,语言的隐含意义可能比字面意义更为重要。
“含义”一词常常让我联想到深层次的思考和解读。它提醒我在交流中不仅要理解字面意义,还要探究背后的深层含义。
在翻译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含义”,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在诗歌中,“含义”可以被赋予多重解读,例如:
在这行诗中,
“含义”如晨雾般朦胧,
读者的心,
随文字的舞,
探寻深处的秘密。
“含义”可以联想到一本打开的书,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以及阅读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和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含义”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是相通的。例如,英语中的“meaning”和法语中的“signification”都指代词或短语的意义。
“含义”是语言交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仅涉及字面意义,还包含深层意义和隐含信息。在学习和使用语言时,深入理解词汇的“含义”对于准确表达和有效沟通至关重要。
1.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2.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