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52:13
外泄:指信息、液体、气体等从内部空间或封闭系统中不正常地流出或泄露到外部环境。
外泄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外”和“泄”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外部和流出。在古代汉语中,“泄”已有流出、泄露的含义,而“外”则指外部或外界。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外泄”。
在信息时代,信息外泄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涉及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和国家安全。因此,外泄一词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政治意义。
外泄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担忧、恐慌或愤怒,因为它通常涉及不希望被公开的秘密或敏感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个人信息外泄的情况,如信用卡信息被盗用,这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和担忧。
在诗歌中,外泄可以用来形容情感的爆发:
心中的秘密,如同春水外泄, 在月光下,无声地流淌。
在英语中,与“外泄”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leak”或“spill”,它们在不同语境中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
外泄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技术领域有着明确的应用,也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提醒我们在处理信息和物质时要格外小心,以防止不必要的外泄*发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外泄的多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泄】
(形声。从水,世声。本义:泄水。在江西)。
假借为“歇”。发泄;发散。
【引证】
《庄子·山木》。司马注:“发也。”-运物之泄也。 、 左思《魏都赋》。注:“犹出也。”-穷岫泄云。 、 《素问·平人气象论》。注:“谓发泄也。”-宗气泄也。 、 《淮南子·本经》-精泄于目。 、 《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俾民忧泄。 、 李白《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蓄泄数千载。
【组词】
泄宣、 泄冤、 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