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3:54
“早成”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或某人在较早的阶段就达到了成熟或完成的状态。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提前完成、早期成熟或早熟。
“早成”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所扩展。
在**文化中,“早成”常常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家长和老师希望孩子能够早熟、早成,以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优势。
“早成”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赞赏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才能和成就的人,如早熟的艺术家、早成的学者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早成的同事,他在技术领域有着惊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团队的核心成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早成”:
晨曦初露,万物早成,
少年心智,超越时光。
“早成”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清晨的阳光,万物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在听觉上,它可能让我想到清晨的鸟鸣,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和生命的活力。
在英语中,“早成”可以对应为“precocious”或“early maturity”。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有类似的积极含义,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加强调个体的特殊才能或早熟的特性。
通过对“早成”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事实,还传达了一种积极的期待和评价。
1.
【早】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日”,下面是“甲”。“甲”的最早写法象“十”,指皮开裂,或东西破裂。“早”即天将破晓,太阳冲破黑暗而裂开涌出之意。本义: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早,晨也。 、 《诗·召南·小星》疏-晨初为早。 、 《老子》-是谓老服。 、 唐·韩愈《原毁》-早夜以思。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早暮咈吾耳。 、 《聊斋志异·促织》-早出暮归。
【组词】
清早、 明早、 早出晚归、 起早贪黑;早天、 早角、 早朝、 早膳、 早霞、 早堂、 大清早
2.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