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13:1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3:19:08
水漏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水的泄漏或流失。它可以指实际的物理现象,如容器中的水通过裂缝或孔洞流出,也可以比喻时间或机会的流逝。
在文学中,“水漏”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中的“日月如梭”就含有水漏的意象。在口语中,它可能更直接地指代实际的水泄漏情况,如“水管破了,水漏了一地”。在专业领域,如水利工程中,“水漏”可能特指水坝、管道等设施的泄漏问题。
同义词中,“渗漏”强调缓慢而持续的泄漏,“泄漏”则更通用,可用于各种泄漏情况,“流失”则常用于比喻意义的流失。反义词中,“堵塞”和“封堵”指阻止泄漏的行为,“保留”则指保持不流失。
“水漏”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自古代至今变化不大。在古代,水漏也是一种计时工具,通过观察水的流出量来计算时间,这与现代的沙漏类似。
在**文化中,水漏常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种象征意义在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尤为常见。
“水漏”一词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感,因为它常与不可挽回的流逝相联系,如青春、机会等。
在日常生活中,水漏可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需要及时修理以避免资源浪费和财产损失。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水漏,无声无息间,青春已逝,留下的只是回忆的涟漪。”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铜制水漏,水滴缓缓落下,发出清脆的滴答声,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美感,也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ater leak”,但其比喻意义不如汉语中的“水漏”丰富。
“水漏”不仅是一个描述物理现象的词汇,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的词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深层含义有助于更丰富地表达时间和生命的流逝。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