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2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26:22
词汇“[书首]”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书籍的开头部分,尤其是指书籍的标题页或前言部分。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
“书首”字面意思是指书籍的开始部分,通常包括封面、扉页、版权页、目录页以及前言等。
“书首”一词源于汉语,由“书”和“首”两个字组成。在古代,书籍的装订和阅读*惯与现代有所不同,因此“书首”的概念可能更加具体和重要。
在**传统文化中,书籍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因此“书首”作为书籍的开始部分,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意义,象征着知识的开启和传承。
“书首”可能让人联想到学*的开始、知识的探索以及对作者的初步了解,带来一种期待和好奇的情感。
在个人阅读经历中,我常常通过阅读书首来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深入阅读,它为我提供了选择书籍的初步依据。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使用“书首”来象征知识的起点:
在书首的扉页,
我找到了智慧的钥匙,
每一行字,
都是通往未知的阶梯。
视觉上,“书首”可能让人联想到整洁的页面、清晰的字体和有序的布局。听觉上,翻开书首的声音可能让人感到宁静和专注。
在英语中,与“书首”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front matter”或“preliminaries”,它们同样指书籍的开始部分,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加具体。
“书首”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使用,但在阅读和出版领域具有特定的意义。它不仅是书籍的物理起点,也是知识探索的象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书首”的含义有助于我更好地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
1.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2.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