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2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22:20
珠母:珠母是指珍珠贝类动物的壳内层,也称为珍珠母或珠母贝。它是一种具有光泽的物质,主要由碳酸钙构成,常用于制作装饰品或工艺品。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珠母常被用来比喻珍贵或美丽的事物,如“她的眼睛像珠母一样闪烁着光芒”。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珠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相关的词汇如“珍珠”、“珍珠母”等则较为常见。 专业领域:在海洋生物学或珠宝学中,珠母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珍珠贝类动物的壳内层。
同义词:珍珠母、珠母贝 反义词:无明显反义词,但可以与“粗糙”、“无光泽”等词汇形成对比。
词源:珠母一词源于汉语,由“珠”和“母”组成,意指珍珠的母体。 演变:在古代,珠母主要用于制作装饰品和工艺品,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文化意义:在文化中,珍珠象征着纯洁和美丽,珠母作为珍珠的母体,也承载了这些象征意义。 社会影响**:珠母的利用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珠宝业和工艺品制造业。
情感反应:珠母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感觉,常与珍贵和美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联想:联想到海洋的神秘、珍珠的璀璨以及工艺品的精致。
经历或故事:在旅行中,我曾参观过一个珍珠养殖场,亲眼见到了珠母贝的采集过程,对珠母的形成和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
诗歌:
珠母贝中藏,
璀璨如星光。
深海之宝藏,
人间美名扬。
视觉联想:想象一片宁静的海滩,阳光下珠母贝闪烁着柔和的光芒。 听觉联想: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伴随着珍珠贝壳的轻微碰撞声。
不同语言:在英语中,珠母可以翻译为“mother of pearl”,在法语中为“nacre”。 使用情况:不同文化中,珠母都用于制作装饰品和工艺品,但其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可能有所不同。
理解:珠母不仅是一种物质,也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珠母这个词丰富了我们对自然界和人类文化的认识,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和想象力。
1.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
2.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